克服节节麦×普通小麦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炎
吴郁文
张翠兰
张帆
汪永祥
袁淑安
肖洪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杂交; 普通小麦; 母本; 亲本; 节节麦; 不可交配性; 不亲和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幼胚培养的方法,克服了节节麦作母本与普通小麦杂交的困难。在授粉后15~30天,在无菌条件下剥下杂种胚,接种在修改的 B5培养基上。从25个培养的胚得到3个植株,F1的形态学特征像小麦亲本,完全或高度不育,用普通小麦花粉授粉回交结了种子。杂种的育性恢复很快,BC1自交结实率18.1~22.2%,BC2为28.6~58.1%,BC3植株的育性已经基本正常。检查的 BC2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2n=42。它们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与父本小麦相似。BC1F3和BC1F4的主要性状倾向小麦,也出现了一些新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