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育细胞质资源的发掘与鉴定

被引:9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测交; 种质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的4个保持系为核背景测验种(父本)从大豆资源中筛选新不育细胞质,发现与71个不同来源的栽培大豆和17个野生大豆资源杂交所获得的103个杂交组合中有8个组合的后代出现不育株,经进一步的正反交和回交试验,发现来源于山西的野生材料N23168和来源于湖北的栽培品种N21566具不育细胞质。另外,对10个不明其细胞质育性的雄性不育材料用原亲代(父本)及NJCMS1A保持系N2899、N21249进行授粉、杂交、回交鉴定,发现来自N2877(栽培)×N20019(野生)的CAms、N1642(栽培)×N23719(栽培)的AYms和野生型不育突变体WSms的不育性受质核互作基因控制。利用测验种分别与上述N23168、N21566、N2877、N1642、WSms等5个具不育细胞质的亲本材料回交,选育出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材料NJCMS(N23168/N21249)、NJCMS(N21566/N21249)、NJCMS(N2877/N21249)、NJCMS(N1642/N23719)、NJCMS(WSms/N21249)。观察发现不同细胞质来源的不育种质均雄性完全不育,但花药、花粉形态不同,NJCMS(WSms/N21249)BC4F1和NJCMS(N23168/N21249)BC1F1不育株败育最彻底,而5个不育种质与5个恢/保品种杂交F1的育性表现不同,N8855、N21566、N2877来源的不育种质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与N1642和WSms来源的不育种质的恢保关系不同。新发掘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种质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拓展了材料,也表明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资源中不育细胞质并不少见,利用合适的不育核背景可筛选出新的不育细胞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604 / 16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豆不育系传粉昆虫及传粉技术研究 [J].
李建平 ;
李茂海 ;
杨桂华 ;
曲文莉 ;
毕良臣 .
吉林农业科学, 2002, (S1) :4-6
[2]   Development of a cytoplasmic-nuclear male-sterile line of soybean [J].
Ding, DR ;
Gai, JY ;
Cui, ZL ;
Qiu, JX .
EUPHYTICA, 2002, 124 (01) :85-91
[3]   Development of isonuclear male sterile lines with four different cytoplasmic backgrounds in rice [J].
Pradhan, SB ;
Jachuck, PJ .
CURRENT SCIENCE, 1999, 76 (09) :1239-1241
[4]  
CMS sources in sunflower: different origin but same mechanism?[J] . R. Horn,W. Friedt.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