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1991年北极海冰模拟结果与观测的对比

被引:5
作者
方之芳
宇如聪
金向泽
张学洪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北冰洋,热力学海冰模式,巴伦支海,格陵兰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27 [北冰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宇如聪等1995年建立的北极区域冰 洋耦合模式,以1966~1991年期间逐月的月平均实测海平面气温和气压场为强迫场,模拟了上述26年间北极海冰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着重分析了大西洋及欧洲沿岸一侧的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的海冰状况,并与目前能够得到的北极海冰密集度观测资料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模式对巴伦支海海冰年际变化的模拟是比较成功的,表现在不仅模拟的1969~1979和1979~1987这两个时段的主要变化趋势和观测事实比较一致,而且模拟出了1979和1984这两个多冰和少冰的极端年份。模拟的主要年际变化出现在巴伦支海东部和中部海域,这一点同观测事实是一致的,不过模拟的年际变化偏于新地岛西侧,而观测结果则更靠近挪威沿岸。(2)模式未能在格陵兰海模拟出与观测一致的年际变化。根据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模拟结果的对比有理由推测:巴伦支海的海冰可能更多地受到热力学过程的控制,而动力学因子对格陵兰海海冰的作用则不可忽视。(3)模拟和观测的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海冰的季节循环均滞后于气温的季节循环,但模拟结果滞后的时间更长,事实上模拟的冬季海冰极值比观测滞后1~2个月,而夏季无冰期比观测结果长两个月以上,这是模式需要改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