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阐明权在我国民事诉论中的性质界定

被引:4
作者
张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阐明权; 司法权力; 大陆法系; 罗马-德意志法系; 民事诉讼当事人; 阐明义务; 德国民事诉讼法; 阐明权制度; 性质界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正>阐明权最初规定于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是在奉行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的基本原则下,法院为了明确当事人的声明或主张而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加以引导的一种实质诉讼指挥权,相对于法院指挥诉讼程序进行的纯粹技术程序措施即程序权能而言,法院的阐明权对当事人诉讼主张、提出证据材料和攻击防御方法等提出诉讼资料的行为具有实质促进作用。其中,阐明权性质反映了阐明权的本质属性,是阐明权制度建构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试论阐明权 [J].
周利民 .
政法论坛, 2001, (03) :85-88
[2]  
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 法律出版社 , 李国光主编, 2003
[3]  
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改革[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曹建明主编, 2002
[4]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 法律出版社 , (日)中村英郎著, 2001
[5]  
法哲学范畴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文显著, 2001
[6]  
义务先定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张恒山著, 1999
[7]  
法学基础理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卢云主编, 1999
[8]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凯尔森(HansKelsen)著, 1996
[9]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英]霍布斯(Hobbes), 1985
[10]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撰,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