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审计与腐败治理

被引:28
作者
公婷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
关键词
腐败; 审计; 问责; 财政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审计是建立财政监督问责机制的必然要素甚至是前提条件。审计问责进而有助于政府的财政管理和廉政建设。然而,尽管审计对于问责有本质的、必然的意义,这种必然性本身并不能构成问责制。"问责"所依赖的是公正的原则、可行的目标、合理的体制和有效的程序之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4+204 +20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管理腐败新特征与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1) :52-59
[2]   防治公务接待腐败 [J].
龙太江 .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44) :28-31
[3]   试论“审计风暴”后的制度重构 [J].
宁华 .
法制与经济, 2006, (05) :63+66-63
[4]  
公款消费不能总是一本糊涂账[N]. 郭奔胜.人民日报. 2004
[5]  
中国国家审计[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杨肃昌, 2004
[6]  
中国:挑战腐败[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胡鞍钢主编, 2001
[7]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J].
Laffan, B .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2003, 10 (05) :76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