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鱼类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被引:106
作者
杨纪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号
关键词
渤海; 鱼类; 食性; 营养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对渤海52种鱼类包括了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研究表明,这些鱼类分属于4种食性类型:腐屑(有机碎屑)食性,有斑(鱼祭)和梭鱼两种,其营养级各为2.4级,平均亦为2.4级;浮游动物食性,有青鳞鱼、鳀、赤鼻标棱鳀、黄鲫、刀鲚、凤鲚、细条天竺鱼、沟鲹、黑鳃梅童鱼、方氏云鳚和银鲳11种,其营养级波动在3.2—3.7级之间,平均为3.5级;底栖生物食性,有孔鳐、多鳞(鱼喜)、棘头梅童鱼、小黄鱼、白姑鱼、黄姑鱼、皮氏叫姑鱼、真鲷、长绵鳚、短鳍(鱼衔)、鲜(鱼衔)、矛尾复(鱼叚)虎鱼、矛尾(鱼叚)虎鱼、六丝矛尾(鱼叚)虎鱼、绿鳍鱼、大泷六线鱼、鲬、高眼鲽、星鲽、钝吻黄盖鲽、石鲽、半滑舌鳎、焦氏舌鳎、短吻三刺鲀、绿鳍马面鲀、虫纹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27种,其营养级波动在3.4—4.6级之间,平均为4.1;游泳生物食性,有美鳐、鳓、长蛇鲻、海鳗、尖嘴扁颚针鱼、油(鱼予)、鲈鱼、(鱼免)、蓝点马鲛、黑鲪、牙鲆和黄(鱼安)(鱼康)12种,其营养级波动在4.4—4.8级之间,平均为4.6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