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统治在香港开始后,由于失去祖国的保护,又无法认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经历了一段迷茫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人凭借各种社会抗争,建立起了本土意识。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地域性意识,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往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香港回归后,由于历史形势的变迁,本土意识发生了某种蜕变,沦为分离主义者谋求"香港独立"的工具。梳理香港本土意识从无到有的历史,有助于还原香港本土意识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本土意识并非支撑"港独"的理论,从而将爱乡爱土的香港本土意识与作为分离主义的"港独"意识相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