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及构造演化

被引:3
作者
包超民
邢光福
周宇章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造山运动; 裂陷运动; 板块拼合; 前寒武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地层分区与板块构造关系的分析,依据华东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事件主要特点及划分原则,在充分了解现代构造观和基本地质事实基础上,建议将华东地区“晋宁运动二幕”改为“休宁上升”;“栏杆运动”和“霍丘运动”改为“栏杆上升”和“霍丘上升”,因为它们不具备造山运动性质。通过对新太古代末蚌埠运动、古元古代末龙川运动、迪口运动,中元古代末凤阳运动、青白口纪内部神功运动的特点分析,认为区内经历了新太古代陆核的生成;古元古代褶皱变质和混合岩化;凤阳运动和神功运动造成了华北古板块、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拼合等演化阶段;并发生了四次造山运动和三次裂陷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闽西北盖洋群划分及时代归属的新认识——以明溪盖洋地区为例 [J].
胡宗良 ;
陈兴高 ;
汪方展 ;
吴泽有 .
中国地质, 2003, (03) :247-253
[2]   华南中部造山带地层层序划分对比和南华系底界的讨论 [J].
包超民 ;
许红根 ;
程光华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2, (02) :84-87
[3]   关于中国新元古界划分几个问题的讨论 [J].
陆松年 .
地质论评, 2002, (03) :242-248
[4]   华南板块的内部结构和原生金刚石的地质意义 [J].
包超民 ;
郭坤一 ;
谢窦克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 (01) :18-22
[5]   论江西双桥山群的底界问题 [J].
谢国刚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4) :75-79
[6]   试拟浙江地壳运动简表 [J].
包超民 .
浙江地质, 1995, (01) :31-42
[7]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王剑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