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酸、吲哚乙酸和乙烯在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的变化

被引:31
作者
陈昆松
张上隆
吕均良
陈青俊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2] 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脱落酸;吲哚乙酸;乙烯;猕猴桃;后熟软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果实采后初期,ABA含量积累增加,早鲜和海沃特两品种分别于采后第3d和第4d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后熟进程中,两品种的内源IAA水平均急速下降,并伴随出现乙烯跃变,两品种分别于采后第8d和第14d出现乙烯峰值;采后果实硬度急剧下降,两品种分别于第9d和第14d降至1.0kg/cm2以下;外源ABA处理可促进采后果实的乙烯生成,并加速乙烯跃变峰的到来和果实的软化;CaCl2采后浸果显著抑制了内源ABA合成增加,并延缓了果实后熟软化过程。ABA可能在猕猴桃果实软化进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