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结线虫病病原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6
作者
陈森玉
陈品三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二龄幼虫; 虫卵; 南方根结线虫; 南方根癌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 幼虫期; 生活史; 大豆; 雌虫; 卵囊; 藏卵器; 大豆根结线虫病; 大豆病害; 生活周期; 历期; 小种; 病原生物学;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0.04.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为对黄淮海地区大豆(Glycine max)上二个根结线虫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在开封地区夏大豆“跃进5号”上能良好发育,在整个夏大豆生长期间能完成3代,每代历期为36—38天。在田间,其卵囊团、分散虫卵及冬前孵化的幼虫均能越冬存活,为翌年夏大豆的初侵染源,但以卵囊团为主。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在25.7(SD1.3)℃温室内大豆品种“Custer”上能良好发育,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要33—34天;而且,虫体的增大速率在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雌虫在四龄幼虫脱皮后增大最快;在接种后第28—34天期间,平均每个雌虫每天产卵40个。本研究结果提供了其群体发展动态预测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大豆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M.arenaria;M.hapla)病原鉴定及地区分布 [J].
陈品三 ;
陈森玉 .
大豆科学, 1989, (02) :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