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作用力探析

被引:4
作者
韦荣锋
机构
[1]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基层协商民主; 社会治理; 驱动力; 阻滞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作用力有驱动力和阻滞力两方面。其中,驱动力主要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压力驱动、参与民主协商主体的利益驱动、国内外协商民主研究热潮的理论推动和部分地区基层协商民主成功实践的示范带动。阻滞力主要来自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协商能力不强、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协商渠道不够宽、缺乏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制度体系保障和正常的工作运行机制、缺乏浓厚的社会舆论支持氛围等。基于此,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应当着力于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提高群众参与协商能力、拓宽群众参与协商渠道、培育基层民主政治文化等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路径探析 [J].
王竹君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4 (06) :24-28
[2]   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J].
李翠霞 ;
周韬 ;
石君 .
法制与社会, 2013, (30) :41-42
[3]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动力分析 [J].
宁有才 ;
王彩云 .
山东社会科学, 2013, (10) :116-121
[4]   浅谈基层协商民主的现状与出路 [J].
汤成元 .
江苏政协, 2013, (09) :32-34
[5]   试论发展我国基层协商民主 [J].
李仁彬 .
党史文苑, 2013, (14) :52-55
[6]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出路 [J].
王雅楠 ;
宋博 ;
杜仕菊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1) :40-44
[7]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人民出版社.2012,
[8]  
协商民主.[M].(澳) 何包钢;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M].韩冬梅;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