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浆土形成过程中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高子勤
宋玉芳
关熙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白浆土; 土壤剖面; 矿物元素; 白僵土; 土壤发生层剖面; 粘粒; 物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白浆土发育在我国温带半湿润条件下,母质为第四纪河湖沉积物,土壤长期处于季节性干湿交替过程,使土壤剖面中铁、锰、铝等矿物元素被还原淋失,粘粒下移,在A及SB层中粘粒显著减少,淀积层中粘粒明显增加。整个剖面中硅铁率、硅铝率和硅铁铝率变化较小。土壤酸度稳定、盐基饱和度在70—90%。没有明显的矿物分解与灰化淀积层,在白浆化过程中,呈现了粘粒非破坏性的机械淋移,或者侧向漂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白浆土的形成和分类问题 [J].
曾昭顺 ;
庄季屏 ;
李美平 .
土壤学报, 1963, (02) :3-21
[2]   长江中下游白土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形成过程的特点 [J].
徐琪 .
土壤学报, 1962, (01) :44-54
[3]   江苏淮北地区的白浆土 [J].
黄瑞采 .
土壤, 1960, (03) :1-4
[4]   太湖流域低产“白土”的成因及其改良 [J].
于天仁 ;
谢建昌 ;
杨国治 ;
高子勤 ;
陈家坊 ;
沈壬水 ;
丁昌璞 ;
周起崑 .
土壤学报, 1959, (Z1) :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