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制品及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薄层色谱测定

被引:25
作者
罗雪云
胡霞
李玉伟
机构
[1]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饼干; 糕点; 氯仿; 氯代烃; 三氯甲烷; 分液漏斗; 薄层板; 麦类作物; 小麦; 样品提取液; 回收试验; 蒸发皿;
D O I
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1993.02.01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玉米赤霉烯酮是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具有雌性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物,该毒素可引起家畜和实验动物外阴肿大、乳房肿胀、子宫增大等雌性激素中毒症状;对大鼠有致畸作用。目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等。AOAC已将Shotwell等经过协作研究的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定为标准方法。该方法是用三氯甲烷提取样品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Teratological evaluation of zearalenone administered orally to the rat[J] . Joseph A. Ruddick,P. M. Scott,J. Harwig.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197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