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43
作者
黄敏珠 [1 ]
陈海生 [1 ]
刘建国 [2 ]
邹晓华 [3 ]
杜景伶 [1 ]
项昭保 [1 ]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2]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 解放军第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鬼针草; 分离和提纯; 中药鉴定; 糖尿病;
D O I
10.16781/j.0258-879x.2006.08.021
中图分类号
R284.2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鬼针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化学成分。方法:采用80%乙醇渗漉提取,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学反应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中得到槲皮素(Ⅰ)、金丝桃苷(Ⅱ)、槲皮素-7-O-鼠李糖苷(Ⅲ)、6,7,3’,4’-四羟基橙酮(Ⅳ)、4,5-双咖啡sg酰奎宁酸(Ⅴ)、豆甾醇-3-O-葡萄糖苷(Ⅵ)、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Ⅶ)、奥卡宁(Ⅷ)、木犀草素(Ⅸ)。结论:以上化合物除奥卡宁、金丝桃苷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888 / 8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杉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易进海 ;
张国林 ;
李伯刚 .
药学学报, 2002, (05) :352-354
[2]   金丝桃化学成分研究 [J].
项光亚 ;
杨瑜 ;
阮金兰 ;
周宜开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5) :431-433
[3]   鬼针草不同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J].
李帅 ;
王秋红 ;
匡海学 ;
冈田嘉仁 ;
奥山彻 .
中医药学报, 2001, (02) :39-0
[4]   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J].
陆江海 ;
赵玉英 ;
乔梁 ;
方怡鸥 ;
黄勤安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01) :42-44
[5]   槲皮素等中药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J].
毛晓明 ;
张家庆 .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10) :623-624+640
[6]   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J].
王建平 ;
惠秋莎 ;
秦红岩 ;
朱继军 ;
石井永 ;
原山尚 .
中草药, 1992, 23 (05) :229-231+278
[7]   A new dicaffeoylquinic acid butyl ester from Isertia pittieri [J].
Um, BH ;
Polat, M ;
Lobstein, A ;
Weniger, B ;
Aragón, R ;
Declercq, L ;
Anton, R .
FITOTERAPIA, 2002, 73 (06) :550-552
[8]  
于德泉,杨峻山主编.分析化学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