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活断层、发震应力场

被引:28
作者
杜学彬
赵和云
陈宝智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 兰州
[3] 中国 兰州
关键词
地电阻率临震突变; 活断层; 发震应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讨论了中国大陆31个地震、100个地电台(次)地电阻率临震变化与活断层、发震应力场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位于深大活断裂、强烈活断层附近、并且在发震应力方向上的地电台,临震前一般能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2)分布在震中与地电台之间的深大活断裂、强烈活断层,当其走向与发震应力方向交角比较小时,对地电台观测 Ps 突变有“阻隔”作用;活断层走向与发震应力方向平行,“阻隔”作用最强;正交时,“阻隔”作用最弱,这种规律性在我国大陆中强以上地震前有普遍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2+399 +3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临震ρs突变的活断层—应力场效应——短临地震预报研究 [J].
杜学彬 .
地震, 1992, (01) :18-26+56
[2]   地电台址构造条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J].
阮爱国 ;
赵和云 .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04) :22-28
[3]   大同-阳高地震群发震构造模式的讨论 [J].
徐锡伟 ;
车用太 ;
杨主恩 ;
尤惠川 ;
王洋龙 ;
朱玉新 .
中国地震, 1991, (02) :79-87
[4]   1990年10月20日天祝、古浪6.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J].
温增平 .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01) :92-92
[5]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图象与发震构造讨论 [J].
毛玉平 ;
李盛德 .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01) :57-62
[6]   唐山地震前近震中区地电阻率的震前突变现象 [J].
金安忠 .
地震学报, 1982, (02) :169-173
[7]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编, 1982
[8]  
震源物理[M]. 地震出版社 , 郭增建,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