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转变

被引:18
作者
王敏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证据制度; 证据规则;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2.03.008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2012年《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诸多新规定,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刑事证据法更加科学、规范、文明,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规定予以进一步完善,以继续推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心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向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从注重证据形式向注重证据规则的转变、从着眼于细化证明标准向重视实现证明要求的程序规则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9+178 +1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大变革及其展开 [J].
汪建成 .
中国法学, 2011, (06) :51-60
[2]   现代刑事证据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我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 [J].
王敏远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18 (06) :3-8
[3]   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J].
王敏远 .
法学, 2008, (07) :45-52
[4]   目击者指证规则中的若干问题 [J].
张泽涛 .
环球法律评论, 2005, (01) :97-107
[5]   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 [J].
陈光中 ;
陈海光 ;
魏晓娜 .
中国法学, 2001, (01) :38-53
[6]  
刑事法前沿[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等撰稿, 2005
[7]  
麦考密克论证据[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约翰·W.斯特龙(HohnW.Strong)主编, 2004
[8]  
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郭志媛著, 2004
[9]  
公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敏远, 2003
[10]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思·罗科信(ClausRoxi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