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Υ射线和EMS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
被引:2
作者:
柳学余
周华平
缪炳良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抗白粉病;
小麦;
麦类作物;
生理小种;
EM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小麦白粉病是长江流域麦类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生产需有抗白粉病的高产品种。作者自1981年起利用理化因素处理小麦种子,诱发抗白粉病突变。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扬麦3号”、“宁麦3号”和“宁麦6号”,对白粉病中感至高感。1981年用γ射线20,25,30kR 以及γ射线20kR+EMS0.3%处理风干种子。M0及 M1代种子播于直径25cm 的盆钵内,每盆100粒。M1及 M2代种苗在二叶一心期接种南京地区流行的白粉病混合菌种孢子粉,在15—20℃下保湿1—2天。一般接种后3—4天,幼苗开始发病。接种后7—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0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