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地区震旦亚界刘老碑组的微古植物群

被引:13
作者
阎永奎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刘老碑组; 微古植物群; 安徽凤阳; 微古植物化石; 图版; 层位; 震旦系; 粗面球形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安徽省淮南、凤阳、定远一带,震旦亚界地层比较发育,早在1936年李四光教授就在这一带作过调查。其后,谢家荣(1945)、赵家骧(1949)也先后在这一带作过地质调查工作。解放后,徐嘉炜(1958)、杨志坚(1960)、朱兆玲(1964)又先后在上述地区作了比较详细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地层层序。近几年来,安徽省区测队在凤阳、定远一带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时,又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地层系统作了部分修改和进一步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1+112 +112-11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燕辽地区震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J].
邢裕盛 ;
刘桂芝 .
地质学报, 1973, (01) :1-51+138
[2]   华北南部寒武系下限问题 [J].
徐嘉炜 .
地质论评, 1958, (01) :41-55+90
[3]   淮南新煤田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 [J].
谢家荣 .
地质论评, 1947, (05) :317+319-347+513
[4]  
峡东地区震旦纪至二迭纪地层古生物[M]. 地质出版社 , 湖北省地质局三峡地层研究组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