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调整

被引:4
作者
吴徐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价值取向;
D O I
10.16215/j.cnki.cn44-1371/g4.2014.11.008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初级均衡的基础上,正在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的发展阶段。优质均衡作为教育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义务教育不断适应教育转型的一种选择。这一发展过程不仅要求在教育发展方式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还要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做出相应调整。优质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优质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应是着眼于所有人的大众化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 [J].
杨启亮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01) :3-7
[2]   走向优质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主题的转换 [J].
冯建军 .
江苏教育研究, 2010, (22) :12-15
[3]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究竟是什么? [J].
陈学军 .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32 (22) :10-14+30
[4]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推进:显性制度化与隐性制度化 [J].
李金 .
探索, 2001, (01) :50-54
[5]   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J].
袁振国 .
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4)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