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相似·相通——关于“共相”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新论

被引:19
作者
张世英
机构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共相; 相同; 相似; 相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16 [本体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有时间性的现实世界中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东西,相同性的概念是人们在千万年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想的设定,它可以作为衡量现实世界中各不相同的东西是否彼此相似的标准。现实世界中虽然没有绝对的相同性,但又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彼此相通的。相通的内涵是指联系、关联,它不仅指同类相似的东西之间彼此相通,而且指不同类、不相似的东西之间甚至彼此对立的东西之间亦可以相通,世界万物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对立统一意义下的相通将随着统一性愈来愈占主导地位而转化为同类相似意义下的相通,从而凸显调和与和谐的性质,使对立、斗争退居次位,这就为整个世界走向"和而不同"的局面开辟了道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不同而相通的调和与和谐。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提高类概念的层次,由对立面的斗争转化为同类相似的调和与和谐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现象学的观念.[M].[德]胡塞尔(Husserl;E·) 著;倪梁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