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气田煤层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16
作者
刘之的 [1 ]
杨秀春 [2 ]
陈彩红 [2 ]
张继坤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煤层气; 储层综合评价; 模糊评判集; 鄂东气田;
D O I
10.16489/j.issn.1004-1338.2013.03.006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影响煤层气储层性能的参数众多。从煤储层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和储集特征出发,优选出能够充分反映煤层气储层优质与否并且利用测井资料易于求取的6个指标:煤岩性质和结构、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煤层气含量和有效厚度。针对鄂东气田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中存在储层参数的随机性、模糊性等诸多问题,给出煤层气储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测井资料和实际煤岩心室内分析资料,构建用于煤层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模糊评判集,并基于此模糊评判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工区内重点井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该评价结果与室内测试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测井评价煤层气储层的方法探讨 [J].
刘效贤 ;
李承华 .
中国煤炭地质, 2008, 20 (12) :1-3
[2]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 [J].
潘和平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48-51+196
[3]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综述 [J].
王敦则 ;
蔚远江 ;
覃世银 .
石油物探, 2003, (01) :126-131
[4]   用测井响应值进行煤层气含量拟合和煤体结构划分 [J].
傅雪海 ;
陆国桢 ;
秦杰 ;
贾红焱 .
测井技术, 1999, (02) :32-35
[5]   煤层气储层特性的测井评价 [J].
陈江峰 ;
王素玲 .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02) :58-60
[6]   利用模糊模式识别煤成气层 [J].
潘和平 ;
黄智辉 .
地球科学, 1993, (01) :84-94+127
[7]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侯俊胜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