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线虫c-p类群及功能团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胡宁 [1 ]
娄翼来 [2 ,3 ]
梁雷 [1 ]
机构
[1]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线虫; c-p类群; 功能团;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6.042
中图分类号
S154.5 [土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辽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a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线虫c-p(colonizer-persister)类群及功能团,为评价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与犁耕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了土壤线虫各c-p类群及绝大多数功能团的多度,但显著减少了Ba4和Om5功能团多度。此外,保护性耕作还改变了土壤线虫生活史和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在大部分研究土层,c-p1和c-p2线虫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c-p3、c-p4以及c-p3-5类群显著降低;Ba1、Ba2、Ba3、Fu4和H5功能团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Ba4、H3和Om5的相对多度显著降低,Fu2、H2和Om4相对多度的变化较复杂,在表土层表现为显著抑制,在15~30cm土层则为促进作用。土壤线虫c-p类群和功能团的多度及结构特征可能适合作为评价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生物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349 / 23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安徽农药厂厂区及周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特征 [J].
周际海 ;
陶军 ;
陈小云 ;
胡锋 ;
李辉信 .
生物多样性, 2008, (06) :613-617
[2]   施用化学农药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J].
张靖楠 ;
梁文举 ;
李琪 .
土壤通报, 2008, (04) :900-903
[3]   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琪 ;
梁文举 ;
姜勇 .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134-141
[4]   试论土壤线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J].
邵元虎 ;
傅声雷 .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116-123
[5]   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J].
田慧 ;
谭周进 ;
屠乃美 ;
李建国 ;
肖启明 .
耕作与栽培, 2006, (05) :10-12
[6]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J].
李玉娟 ;
吴纪华 ;
陈慧丽 ;
陈家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541-1546
[7]   免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李新举 ;
张志国 ;
邓基先 ;
刘辉友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104-110
[8]   Effect of agrochemicals on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soybean field [J].
Chen, L ;
Li, Q ;
Liang, W .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3, 71 (04) :755-760
[9]  
A framework for soil food web diagnostics: extension of the nematode faunal analysis concept[J] . H. Ferris,T. Bongers,R.G.M. de Goede.Applied Soil Ecology . 2001 (1)
[10]  
Responses of trophic groups of soil nematodes to residue application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 and no-till regimes[J] . Shenglei Fu,David C Coleman,Paul F Hendrix,D.A Crossle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