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碱草属8种野生牧草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

被引:24
作者
德英 [1 ,2 ]
穆怀彬 [1 ,2 ]
刘新亮 [1 ,3 ]
赵来喜 [1 ,2 ]
王照兰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 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披碱草属; 居群; 穗部性状; 多样性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14项穗部性状对披碱草属8种(Elymusspp.)101个野生牧草居群的形态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自同一地区不同种的各居群之间以及采自不同地区同一种的各居群之间表现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8个披碱草属牧草种间存在差异,14项穗部性状中,肥披碱草(E.excelsus)有9个性状(穗长、穗宽、小穗长、小穗宽、小穗数、每穗轴小花数、第一外稃芒长、第一颖长、主穗轴第一节间长)均为最大值;黑紫披碱草(E.atratus)的穗宽、第一外稃长、第一颖芒长3个性状均为最小值;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第一颖芒长>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第一颖长>主穗轴第一节间长>第一颖宽>第一外稃芒长>穗宽>小穗数>每穗轴小花数>小穗宽>穗长>小穗长>第一外稃长>第一内稃长。8个披碱草属牧草居群总遗传多样性指数为垂穗披碱草(E.nutans)>老芒麦(E.sibiricus)=披碱草(E.dahuricus)>麦薲草(E.tangutorum)>肥披碱草>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短芒披碱草(E.breviaristatus)>黑紫披碱草;居群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披碱草>黑紫披碱草>短芒披碱草>圆柱披碱草>麦薲草;表型分化系数为麦薲草>圆柱披碱草>垂穗披碱草>披碱草>老芒麦>肥披碱草>短芒披碱草>黑紫披碱草;8个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是由居群内和居群间多样性共同引起的,不同物种其多样性二者所占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23 / 16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小麦族中间鹅观草不同居群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J].
史冀伟 ;
高爱农 ;
刘津刚 ;
李立会 ;
杨欣明 ;
李秀全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10 (04) :547-552
[2]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J].
苗佳敏 ;
钟金城 ;
陈智华 .
草业与畜牧, 2009, (08) :1-6
[3]   不同披碱草属植物的形态分化和分类功能的构建 [J].
严学兵 ;
王堃 ;
王成章 ;
郭玉霞 ;
周禾 .
草地学报, 2009, 17 (03) :274-281
[4]   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J].
鄢家俊 ;
白史且 ;
马啸 ;
干友民 ;
张昌兵 ;
游明鸿 ;
张建波 .
草业学报, 2007, (06) :99-106
[5]   鹅观草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J].
肖海峻 ;
徐柱 ;
翟利剑 ;
李玉冰 ;
谢继红 ;
孟利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11) :2222-2227
[6]   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啸 ;
周永红 ;
于海清 ;
张海琴 .
遗传, 2006, (06) :699-706
[7]   基于形态学的中华鹅观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高飞 ;
柴守诚 ;
高爱农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3) :12-17
[8]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J].
孙建萍 ;
袁庆华 .
草业科学, 2005, (12) :2-5
[9]   披碱草属12个物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SSR比较分析 [J].
李永祥 ;
李斯深 ;
李立会 ;
杨欣明 ;
李秀全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8) :1522-1527
[10]   披碱草属植物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J].
严学兵 ;
郭玉霞 ;
周禾 ;
王堃 .
草业科学, 2005, (0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