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白三叶品种与中国西部白三叶地方品种同功酶比较研究

被引:9
作者
帅素容,张新全,毛凯,杜逸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白三叶,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地方品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引自德国的8个白三叶品种及在中国西部收集的7个白三叶地方品种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物酶同功酶位点,德国白三叶品种与中国西部白三叶地方品种之间遗传差异甚小,表现出相当高的同源性;在酯酶同功酶位点,德国白三叶各品种之间、中国西部白三叶7个地方品种之间以及德国白三叶与中国西部白三叶地方品种之间,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德国白三叶在酯酶同功酶位点有其独特的遗传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几种暖季型草坪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梁慧敏 ;
孙吉雄 .
中国草地, 1996, (04) :42-44
[2]   内蒙古东部地区不同类型草原中羊草的同工酶研究 [J].
陈世龙 .
中国草地, 1994, (06) :47-50
[3]   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及其属间杂种F1同工酶分析 [J].
刘芳 ;
孙根楼 ;
颜济 ;
杨俊良 .
作物学报, 1992, (03) :169-175+242
[4]   植物同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J].
吴文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2) :183-188
[5]   有关同工酶分析的几个问题 [J].
周光宇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1) :1-4+9
[6]  
聚类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方开泰,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