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增长曲线一体化法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
被引:9
作者
:
罗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罗洪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俞启泰
机构
: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来源
:
断块油气田
|
2001年
/ 03期
关键词
:
增长曲线;
产量;
累积产量;
含水率;
一体化;
预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
082002 ;
摘要
:
建立一种新的油藏工程方法———增长曲线法 ,在预测油田Np-t和Qt-t关系中已是一种相当成熟和成功的方法 ,但水驱油田的 fw-t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发指标。本文推导了利用 3Y1、3W和 3Y2增长曲线描述和预测 fw-t关系的公式 ,并提出了用于求取其参数的过原点重复线性回归法。随机选取了低粘 (地层原油粘度 μo<3mPa·s)的兴隆台油田、中粘 ( 3≤μo≤ 3 0mPa·s)的双河油田和高粘 ( μo>3 0mPa·s)的孤东油田 ,用上述 3种增长曲线拟合这 3个油田实际的Np-t、Qt-t和fw-t数据 ,根据拟合相关系数的大小 ,筛选了用同一种增长曲线计算上述开发指标的结果。理论分析表明 ,3Y2增长曲线在Qt-Np关系后期为向上凹的曲线 ,说明产量下降和含水上升均较慢 ,这符合高粘油田的水驱特征 ;而 3Y1增长曲线在Qt-Np 关系后期为向下凹的曲线 ,表明产量下降和含水上升均较快 ,这符合低粘油田的水驱特征 ;而中粘油田则介于两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66 +66-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的改进建议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号信箱油气田开发研究所
俞启泰
.
河南石油,
2000,
(01)
:18
-21+60
[2]
增长曲线的分类与优选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俞启泰
.
断块油气田,
2000,
(01)
:34
-41+3
[3]
为什么要根据原油粘度选择水驱特征曲线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俞启泰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4)
:53
-58+84
[4]
三种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俞启泰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2)
:65
-72
[5]
对油田产量与最终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介绍
[J].
赵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赵旭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2)
:72
-78+71
[6]
SY/T 5367-1998.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 1999
[7]
预测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翁文波著, 1984
←
1
→
共 7 条
[1]
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的改进建议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号信箱油气田开发研究所
俞启泰
.
河南石油,
2000,
(01)
:18
-21+60
[2]
增长曲线的分类与优选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俞启泰
.
断块油气田,
2000,
(01)
:34
-41+3
[3]
为什么要根据原油粘度选择水驱特征曲线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俞启泰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4)
:53
-58+84
[4]
三种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J].
俞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俞启泰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2)
:65
-72
[5]
对油田产量与最终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介绍
[J].
赵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赵旭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2)
:72
-78+71
[6]
SY/T 5367-1998.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 1999
[7]
预测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翁文波著, 198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