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2
作者
林敬明
杨卫红
杨金星
夏平光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第一军医大学科研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湖北武汉
关键词
神经肽Y;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动物模型; 大鼠; mRNA; 定量RT-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线索。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设生理盐水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对照,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模型分别存活15、30min和1、4、8、12、24、48h时纹状体、大脑皮层、下丘脑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随时间的推移,含量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同一时点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这可能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大鼠SAH模型改建及脑血流量变化
    林敬明
    杨卫红
    刘楚锋
    吴忠
    夏平光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2, (01) : 36 - 38
  •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林敬明
    吴忠
    杨卫红
    夏平光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 (03) : 211 - 213
  •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分子机制
    林敬明
    杨卫红
    [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01) : 21 - 23
  • [4] RT-PCR定量检测GST-π mRNA的表达
    陈高明
    李春海
    王尧河
    冯东晓
    孙丽亚
    朱运峰
    [J]. 中国肿瘤临床 , 1998, (12) : 6 - 9
  • [5] 实验性犬SAH后CVS血浆、CSF中NPY、ANP含量动态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研究
    周春奎
    吴军
    冯加纯
    饶明俐
    常明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03) : 6 - 8
  • [6] 一个简单易行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建立
    种兆忠
    冯亦璞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8, (02) : 93 - 94
  • [7] 免疫组化法观察SAH大鼠脑血管及下丘脑内皮素变化
    王向宇
    陈长才
    李铁林
    朱诚
    [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7, (02) : 106 - 108
  • [8] 一种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的建立
    季鹰
    吴建中
    赵雅度
    尹可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01) : 13 - 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