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概念的重建及其课堂的基本任务

被引:14
作者
薛晓阳
机构
[1] 不详
[2]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目的;
D O I
10.13445/j.cnki.t.e.r.2010.01.007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学的革命使教学陷于一个尴尬困惑的境地,既要担当文明传承的责任,又要变成儿童生活的乐园。教学的这一良好愿望为教学理论埋下了潜在的危机。教学是有边界的,但这个边界被无限扩大了。人类目标和学科逻辑永远是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学应当重视儿童的经验,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类意志而成为教学的目标。教学应当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儿童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意志和知识标准为代价。教学是严肃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代表而不是课堂中的服务生,课堂责任的无限放大永远只是一种梦想,其代价必然是瓦解课堂及其教学过程的内在同一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J].
郭巧欣 .
文教资料, 2009, (01) :121-122
[2]   从建构主义到自组织转变理论: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变革 [J].
陈清梅 ;
邢红军 ;
雷凤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 (06) :28-33+37
[3]   如何在高校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 [J].
何海鹰 .
继续教育研究, 2007, (05) :140-141
[4]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 [J].
姜俊和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02) :26-28+72
[5]  
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斯莱特里, 2007
[6]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美)艾伦·C.奥恩斯坦, 2002
[7]  
教育哲学通论[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黄济著, 1998
[8]  
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M]. 三联书店 , (德)J.B.默茨(JohannBaptistMetz)著, 1996
[9]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Dewey,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