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示范效应与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攀升——基于外资银行进入的实证研究

被引:18
作者
铁瑛 [1 ]
何欢浪 [2 ]
机构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进入; 国内附加值率; 贸易利得; 示范效应;
D O I
10.13510/j.cnki.jit.2020.10.011
中图分类号
F831.2 [金融组织与业务]; F752.62 [出口贸易];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6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并利用金融许可证信息识别地级市层面外资银行进入行为,采用渐进式DID方法探讨了金融开放对企业DVAR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相比于没有外资银行的城市和外资银行进入之前,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DVAR,这一结论无论在微观企业层面还是中观的城市-行业-所有制层面均得到了经验证据支持,并在多个维度的稳健性分析下保持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并不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直接地促进企业DVAR攀升,而是通过提升金融中间投入效率来间接地促进企业DVAR攀升。外资银行的示范效应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出口企业和垂直一体化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研究意味着金融开放是中国对外贸易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主动扩大金融开放也是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转移与企业出口附加值率攀升 [J].
铁瑛 ;
黄建忠 ;
高翔 .
统计研究, 2018, 35 (06) :43-55
[2]   制造业上游垄断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李胜旗 ;
毛其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3) :101-119
[3]   融资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来自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理论与证据 [J].
马述忠 ;
张洪胜 ;
王笑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1) :83-107+206
[4]   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魏志华 ;
曾爱民 ;
李博 .
会计研究, 2014, (05) :73-80+95
[5]   金融开放条件的成熟度评估:基于综合效益的门槛模型分析 [J].
邓敏 ;
蓝发钦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120-133
[6]   融资约束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系统GMM方法的国企与民企差异检验 [J].
何光辉 ;
杨咸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5) :19-35
[7]   市场竞争、产权改革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转变 [J].
蔡卫星 ;
曾诚 .
金融研究, 2012, (02) :73-87
[8]   金融开放度与发展程度差异对银行危机生成机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J].
董青马 ;
卢满生 .
国际金融研究, 2010, (06) :79-85
[9]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姜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4-17
[10]  
How firms export: Processing vs. ordinary trade with financial frictions[J] . Kalina Manova,Zhihong Yu.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