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金塔绿洲风环流的数值模拟及结构分析

被引:5
作者
文莉娟
吕世华
张宇
李锁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绿洲风; 三维结构; 数值模拟; MM5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 [湍流、阵风性和大气中的湍流扩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替换了模式第三重嵌套模拟域中金塔绿洲及周围地区与实际不符的植被类型,对2004年7月5日金塔绿洲效应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白天绿洲是一冷源,这一现象可维持到3000m左右,临近地面沙漠绿洲温差最大,冷中心强度由低层向高层逐渐减弱;气压距平场低层为沙漠低,绿洲高,较高层则反之,转变发生在1300m。低层绿洲风盛行,随高度增加,辐散风渐弱;750hPa以上转为以背景风为主,存在向绿洲中心辐合的趋势;距平风场低层为辐散风,高层为辐合风,绿洲中部风速较小,越远离风场辐散(辐合)中心,风速越大;沙漠上为上升气流,绿洲基本上全为下沉运动所控制,但剖面图上显示绿洲上并不是只有一个闭合中心,且绿洲上、下沉运动的顶部高度也不一致,绿洲中心最低,两侧逐渐增高。最大下沉运动出现在绿洲边缘;绿洲低层分布着强度均匀的辐散区,而沙漠上则为零散辐合区,750hPa辐合区开始侵入绿洲,700hPa时绿洲基本为辐合区,绿洲边缘辐合最强,沙漠以辐散为主,分布少许辐合中心。比湿同湿位温具有相似特征,在一定高度以上,在下沉气流的作用和西风背景场的影响下等值线形成低槽形状,低槽中心从高层向低层、由西向东偏移。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夏季金塔绿洲与沙漠次级环流近地层风场的初步分析 [J].
陈世强 ;
吕世华 ;
奥银焕 ;
张宇 ;
胡泽勇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2005, (04) :534-539
[2]   不同尺度绿洲环流和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陈玉春 ;
吕世华 ;
高艳红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177-183
[3]   河西绿洲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安兴琴 ;
吕世华 ;
陈玉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08-214
[4]   金塔绿洲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安兴琴 ;
吕世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00-207
[5]   盆地绿洲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4, (02) :171-176
[6]   基于RS与GIS的干旱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金塔绿洲为例 [J].
马明国 ;
王雪梅 ;
角媛梅 ;
陈贤章 .
中国沙漠, 2003, (01) :55-60
[7]   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J].
张强 ;
胡隐樵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77-486
[8]   不同绿洲分布对局地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高艳红 ;
吕世华 .
中国沙漠, 2001, (02) :108-115
[9]   中国绿洲研究回顾 [J].
王亚俊 ;
米尼热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0, (03) :92-96
[10]   中国绿洲研究之进展 [J].
韩德林 .
地理科学, 1999, (04) :3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