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松花江哈达湾—哨口江段底质中汞形态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兰田
关吉琨
张义生
马兴胜
机构
[1] 青林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总汞; 碱溶; 硫化汞; 银朱; 硫化物; 有机汞; 有机质含量; 无机汞; 汞形态; 底泥样品; 水溶态; 腐殖酸; 哨口; 王水; 底质; 第二松花江; 分布规律; 哈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将底质中汞分为水溶态、酸溶态、碱溶态、过氧化氢溶态和王水溶残渣态等部分。并对松花江哈达湾和哨口底质深度样品和哈达湾一组横断面样品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各溶态汞随深度及随与主河道的距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亦发现了底质有机质含量与总汞量、H2O2溶汞量和碱溶汞量的显著性直线相关;总汞与碱溶汞,H2C2溶汞和有机汞(包括酸溶有机汞和腐殖酸结合汞等)的显著性直线相关;腐殖酸汞与硫化汞之间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蓟运河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 [J].
林玉环 ;
康德梦 ;
刘静宜 .
环境化学, 1983, (06) :10-19
[2]   连续化学浸提法测定底泥中不同形态汞的探讨 [J].
庞叔薇 ;
邱光葵 ;
孙景芳 .
环境科学学报, 1981, (03) :234-241
[3]   水底沉积物中汞的环境动力学问题初探 [J].
唐以剑 ;
冯福建 ;
饶莉莉 .
环境科学, 1980, (01) :15-19
[4]  
有机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研究室 编, 1982
[5]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6]  
回归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理统计组编,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