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

被引:46
作者
刘济良
机构
[1] 不详
[2]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3] 不详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 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0 [德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立足于道德教育自身任务的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教育 [J].
刘济良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50-54+58
[2]   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 [J].
金生鈜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08) :2-8
[3]   2000年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与数据 [J].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 ;
杨长征 ;
王义 .
中国青年研究, 2000, (04) :15-22
[4]   青年发展:21世纪青年研究的主题(续) [J].
黄志坚 .
中国青年研究, 2000, (02) :42-44
[5]  
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 上海三联书店 , 陶东风著, 1999
[6]  
底线伦理[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何怀宏著, 1998
[7]  
盲点[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黄白兰编著, 1998
[8]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陈晏清主编, 1998
[9]  
歌德散文选[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