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滇西兰坪盆地多金属矿床碳、氧、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0
作者:
李志明
刘家军
秦建中
廖宗廷
张长江
机构:
[1]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4]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
[5] 北京
[6] 江苏无锡
[7]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碳、氧、氢同位素;
地质意义;
多金属矿床;
滇西兰坪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03.008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兰坪盆地多金属矿床碳、氧和氢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源自海相碳酸盐岩(或蚀变海相碳酸盐岩)的热解作用和沉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或脱羧基作用;成矿流体为古大气降水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与盆地和基底岩石发生水岩作用而形成的盆地热卤水,其中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尚有变质水的混入。这表明盆地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源自地壳(基底和盆地地层),喜马拉雅期盆地周缘碱性岩浆活动对盆地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贡献是间接的,沉积有机物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