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硝化抑制剂——一种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新策略

被引:35
作者
曾后清 [1 ]
朱毅勇 [1 ]
王火焰 [2 ]
沈其荣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硝化作用; 生物硝化抑制剂; 氮素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2 [土壤改良剂];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施用是影响全球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促进作物增产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铵态氮肥在旱地中很容易经过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其中一小部分为植物所吸收,而大量的硝态氮被淋失,或经反硝化作用进入大气,造成土壤氮素严重损失。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根系能够分泌抑制硝化作用的物质,被称为生物硝化抑制剂,因而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本文阐述了有关生物硝化抑制剂的由来、分泌调节、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潜力,并探讨了其在农业生产中氮素高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过程与特征研究 [J].
汪涛 ;
朱波 ;
罗专溪 ;
张剑 .
土壤学报, 2010, 47 (05) :962-970
[2]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反硝化作用与N2O排放研究进展 [J].
张玉树 ;
丁洪 ;
秦胜金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06) :253-259
[3]   氢醌、双氰胺组合影响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 [J].
李香兰 ;
徐华 ;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2009, 46 (05) :917-924
[4]   硝化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武志杰 ;
史云峰 ;
陈利军 .
土壤通报, 2008, (04) :962-970
[5]   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进展 [J].
闫湘 ;
金继运 ;
何萍 ;
梁鸣早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2) :450-459
[6]   农田尺度下土体硝酸盐淋失的随机模拟及其风险性评价 [J].
胡克林 ;
李保国 ;
黄元仿 ;
陈德立 ;
White R E .
土壤学报, 2005, (06) :909-915
[7]   根分泌的化感物质及其对土壤生物产生的影响 [J].
梁文举 ;
张晓珂 ;
姜勇 ;
孔垂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30-337
[8]   农田土壤N2O排放研究进展 [J].
黄树辉 ;
吕军 .
土壤通报, 2004, (04) :516-522
[9]   土壤中氧化亚氮的产生及减少排放量的措施 [J].
王彩绒 ;
田霄鸿 ;
李生秀 .
土壤与环境, 2001, (02) :143-148
[10]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J].
朱兆良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