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不同植被下生物结皮的水分入渗与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19
作者:
李莉
[1
]
孟杰
[1
]
杨建振
[1
]
卜崇峰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生物结皮;
植被类型;
水分入渗;
产流产沙;
黄土高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5.015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试验,探讨了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生物结皮的土壤水分入渗和水土保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①单纯BSC降低入渗,减幅达8.3%,但入渗效应并非呈单一的增加或减少的表现形式。生物结皮与植被(长芒草和柠条)组合时,入渗增加作用进一步提高,但生物结皮的贡献率明显低于植被,长芒草、柠条下生物结皮的增渗幅度分别为8.5%,0.2%。②雨季初期BSC减少地表径流(减幅约50%),雨季后期径流反而增加。生物结皮同覆盖度较高的长芒草组合时,减流贡献很小,径流调控率<15%,而与覆盖度较低的柠条组合时,减流作用明显,径流调控率达22.7%~43.0%。③BSC控蚀作用明显,全年减蚀量可达93.8%。植被类型对生物结皮的减蚀作用影响很大,长芒草植被下减蚀贡献率仅为3.1%,而柠条植被下减蚀贡献率高达37.6%。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