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4E”协调发展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28
作者
王维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 生态; 能源; 教育; 协调发展; 时空格局;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09.008
中图分类号
D67 [地方政治];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利用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能源建设和教育质量及其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3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指数、生态保护指数、能源建设指数与教育质量指数持续上升,其中经济发展指数增长最为明显;4E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4E协调发展模式由中心聚集向均衡化发展转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快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发展转型、提高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和提升科技成果的经济转化率的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54 / 13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市级尺度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演化 [J].
张立生 .
地理科学, 2016, 36 (08) :1165-1171
[2]   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 [J].
邹辉 ;
段学军 .
地理科学, 2016, 36 (09) :1408-1417
[3]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测度 [J].
潘竟虎 ;
胡艳兴 ;
刘晓 ;
张建辉 .
地理科学, 2016, 36 (04) :512-520
[4]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艳飞 ;
刘彦随 ;
严镔 ;
李裕瑞 .
地理科学, 2016, 36 (01) :20-28
[5]   基于ESDA和GWR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时空分异格局 [J].
胡艳兴 ;
潘竟虎 ;
陈蜒 ;
张建辉 .
经济地理, 2015, 35 (05) :45-54
[6]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 [J].
王少剑 ;
方创琳 ;
王洋 .
生态学报, 2015, 35 (07) :2244-2254
[7]   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朱绍华 ;
路紫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32-39
[8]   江苏省环境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基于环境安全视角 [J].
李芳林 ;
臧凤新 ;
赵喜仓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7) :832-837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J].
刘浩 ;
张毅 ;
郑文升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805-1817
[10]   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J].
史亚琪 ;
朱晓东 ;
孙翔 ;
李杨帆 ;
魏婷 .
生态学报, 2010, 30 (15) :4119-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