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成的交往中介原理与知识创新教育

被引:11
作者
柳夕浪
机构
[1]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
关键词
知识生成; 主体性; 维果茨基; 心理机能; 社会情境; 多极; 皮亚杰; 社会性言语; 创新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正>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从这一意义上,我们接纳这样的观点:“教育要提高学生素质,主要的和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抓好科学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全部教育的共同基础”(而不仅仅是智育的基础),是“现代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不能离开知识经验凭空发展什么能力、品德)。关于知识生成的机制问题,有人断言:“认知起源于动作,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而“社会化起源于交往”,“起源于主体对主体的相互作用”。学习者是在面临复杂困难任务时,“寻求同伴、教师、其他成人的帮助”,社会因素只是影响自主学习、影响认知学习的环境因素之一。而交往也似乎只是儿童社会化(而非知识学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73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