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对策

被引:11
作者
李东
方世平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
[2]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关键词
双黄连; 不良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近9年246名病人应用注射用双黄连发生的290例次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现双黄连ADR的发生率在年龄上呈梯形分布,以儿童为最高。儿童皮肤反应发生率占观察人群的1.67%,占该人群ADR发生率的66.10%。性别上无选择性。ADR发生率以变态反应最高,占 64.48%,其中皮肤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药物热分别为45.86%、5.17%、4.14%、3.79%和5.52%,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3.80%、3.79%和4.48%。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避免ADR和降低ADR发生率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双黄连粉针剂致白细胞减少 [J].
康玮 ;
赵丽岩 ;
王建中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0, (01) :61-27
[2]   小儿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36例 [J].
张咏梅 ;
张佩珠 .
药学进展, 1999, (05) :314-315
[3]   双黄连粉针致心脏不良反应2例 [J].
杨章群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09) :570-570
[4]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 [J].
张妍玲 ;
张涛源 ;
陈集双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2) :84-86
[5]   溶煤对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J].
欧阳红 ;
姜庆城 ;
秦新 .
山东中医杂志, 1999, (03) :35-35
[6]   双黄连粉针剂在儿科的不良反应观察 [J].
尹丽芬 ;
杨进 ;
周森麟 ;
沈刚 .
中国医师杂志, 1999, (03) :47-48
[7]   双黄连粉针剂治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的量效关系及不良反应观察附视频 [J].
张燕萍 ;
林学山 ;
苗青 ;
王伟 ;
王书臣 ;
冯德华 .
江西中医药, 1998, (06) :15-16
[8]   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117例分析 [J].
方世平 ;
杨宝玉 .
中国药房, 1998, (04) :176-177
[9]   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滴注不良反应15例附视频 [J].
诸长荣 ;
施铁明 ;
施龙娣 ;
徐惠明 ;
沈新联 .
中级医刊, 1998, (03) :53-53
[10]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呼吸、心跳骤停1例 [J].
赵红,姚民秀 .
现代应用药学, 1996, (02)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