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型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8
作者
马越 [1 ,2 ,3 ]
彭剑峰 [2 ,3 ]
宋永会 [2 ,3 ]
王春荣 [1 ]
韩璐 [2 ,3 ]
机构
[1]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城市水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风险源; 移动型环境风险源; 识别; 分级;
D O I
10.13671/j.hjkxxb.2012.08.028
中图分类号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了有效管理移动型环境风险源,降低其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建立了用于识别移动型环境风险源并为其环境风险分级的方法.本方法基于我国现有环境污染事故统计分析结果,选取能够表现移动源诱发事故的起因及特征的风险评价指标因子,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方法量化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分级过程中分析了移动型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影响因子、环境风险源源强特征和风险表征方式,以风险物质数量水平-环境风险水平为基础建立风险分级矩阵,最终形成包含"环境风险源筛选"和"风险分级"两步的分级方法,旨在直观体现移动型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的同时,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99 / 20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危险货物运输突发事件机理及风险评估方法集成研究.[D].尚鸿雁.长安大学.2009, 11
[2]   Emission estimation and congener-specific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from various stationary and mobile sources [J].
Wang, Lin-Chi ;
Lee, Wen-Jhy ;
Lee, Wei-Shan ;
Chang-Chien, Guo-Ping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0, 158 (10) :3108-3115
[3]  
Threshold quantity criteria for risk management programs: recommendations for toxic releases.[J].Stuart Batterman;Erika Kovac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3, 1
[4]  
Hazardous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a risk-analysis-based routing methodology.[J].P. Leonelli;S. Bonvicini;G. Spadoni.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0, 1
[5]  
Safe drinking water: the toxicologist's approach.[J].F.X.R van Leeuwen.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0,
[6]  
区域环境风险分析和管理.[M].毕军; 杨洁; 李其亮;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7]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胡二邦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8]   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解析 [J].
范小杉 ;
罗宏 ;
路超君 ;
吕连宏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8) :80-84
[9]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新特点及对策研究 [J].
闫利勇 ;
陈永光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04) :65-70
[10]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J].
李凤英 ;
毕军 ;
曲常胜 ;
黄蕾 ;
杨洁 ;
宛文博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6) :85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