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52
作者
吴国炎
机构
[1] 河南有色矿产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岩溶型铝土矿,物质来源,Al/Ti值,标型特征,成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2 [外生矿床];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华北石炭纪岩溶型铝土矿的主要物质来源为下伏的晚寒武世—中奥陶世碳酸盐岩。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碳酸盐岩中活泼元素被带走,而残余的Al、Ti、Fe等惰性元素得到富集,其依据为下伏基岩具有与铝土矿相近的Al/Ti值;两者的痕量元素分布和富集系数基本一致;重砂矿物的种类、标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现代碳酸盐岩岩溶洼地上正在形成的铝土矿矿床可提供例证。华北铝土矿的成矿模式可概括为:在早古生代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物质基础上,由于中石炭世湿热气候对粘土物质的铝土化作用,生成三水型铝土矿,并在附近的泻湖和海湾环境中沉积,经多次再沉积和成岩、后生阶段形成现代的铝土矿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 / 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铝土矿地质学.[M].[苏]布申斯基(Г·И·Бушинский) 著;王恩孚等 译.地质出版社.1984,
[2]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