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骆驼蓬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
被引:28
作者:
翁群芳
钟国华
胡美英
罗建军
李晓刚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来源:
关键词:
骆驼蓬;
次生代谢物;
松材线虫;
生物活性;
生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为寻找创制新型生物合理杀线虫剂提供活性模板化合物和理论基础,首次报道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抗逆植物骆驼蓬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松枝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正丁醇萃取物250μg·ml-1处理后,松枝蒸腾强度、流脂量级别和病情指数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对松材线虫病害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和水萃取物。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获得骆驼蓬总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馏分A1~A8。毒力测定表明,骆驼蓬碱、馏分A1和A6是骆驼蓬杀线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处理后48h,对松材线虫(混合虫龄)LC50分别为135.74、160.40和86.02μg·ml-1。正丁醇萃取物、骆驼蓬总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馏分A1和A6均能显著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但对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对α-和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100μg·ml-1处理松材线虫后6h,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抑制率为50.15%~73.14%,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8.56%~48.37%。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能是骆驼蓬提取物主要杀线虫机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014 / 202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