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融合蛋白Fab/IFNαA体外抗HBV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田文
宋少柏
逮好英
郑伟
檀华
唐云
王琰
余燕星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2]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3] 海军总医院!北京
关键词
HepG2.2.15细胞系; 抗HBV作用; 乙型肝炎导向干扰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5 [实验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观察重组融合蛋白 (Fab/IFN αA)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HBVDNA转染细胞系 (HepG2 .2 .15细胞 )作模型 ,通过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Fab/IFN αA作用后细胞上清液的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 ,结合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抗HBV作用 ,并与α 干扰素 (IFN αA)进行比较。结果 :经 12d作用 ,Fab/IFN αA在细胞存活率、对HBsAg、HBeAg抑制率均优于IFN αA ,尤其在 2 5 0 0~5 0 0 0IU/ml浓度下 ,其细胞存活率为 82 .41%~ 83.19% ,HBsAg抑制率 5 5 .5 5 %~ 6 8.18% ,HBeAg抑制率 45 .0 7%~ 48.5 5 % ,而相应浓度IFN αA的HBsAg、HBeAg抑制率均低于Fab/IFN αA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具有抗体的导向作用和IFN的抗病毒作用的Fab/IFN αA体外抗HBV作用优于IFN αA ,为进一步研制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生物导向治疗的基因工程多肽类药物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Fab片段/αA-干扰素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J].
郑伟 ;
檀华 ;
宋少柏 ;
逯好英 ;
王琰 ;
尹菇 ;
余燕星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8, (03) :3-5
[2]   荷瘤裸鼠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研究 [J].
姚志强,周永兴,冯雪梅,陈从新,郭军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 (02)
[3]   阿霉素与胃癌单克隆抗体交联物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J].
张运涛 ;
王耐勤 ;
李农 ;
刘彤 ;
董志伟 .
药学学报, 1992, (05) :325-330
[4]  
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 北京出版社 , 高寿征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