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27
作者
刘永伟 [1 ,2 ]
毛小苓 [2 ]
孙莉英 [2 ]
倪晋仁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重金属; 工业污染源; 等标污染负荷; 深圳市;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0.040
中图分类号
X501 [环境污染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深圳市为例,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法,从污染物种类、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行业排放4个方面,分析了深圳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的排放特征,重点比较了1996—2007年10年以来重金属排放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深圳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等标污染负荷大小排序为六价铬>镉>铅>汞>砷;1986—2007年,重金属排放总量呈增长趋势,单位产值重金属排放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1996年重金属等标污染负荷和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最大的行政区和流域分别为龙岗区和坪山河流域,2007年则转移至福田区和深圳河流域;1996年和2007年,污染负荷最大的行业均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深圳市应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行业的六价铬排放作为整治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重金属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J].
孙超 ;
陈振楼 ;
张翠 ;
史贵涛 ;
毕春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1) :60-65
[2]   东莞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J].
蔡立梅 ;
马瑾 ;
周永章 ;
黄兰椿 ;
窦磊 ;
张澄博 ;
付善明 .
环境科学, 2008, (12) :3496-3502
[3]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研究 [J].
俞佳 ;
戴万宏 .
环境科技, 2008, 21(S2) (S2) :79-81
[4]   河流重金属随水-悬浮物-底泥迁移转化模型 [J].
黄本生 ;
李西萍 ;
范舟 ;
王小红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 (12) :23-28+24
[5]   深圳蛇口渔港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胡朝晖 ;
李平 ;
徐维海 ;
张干 .
生态环境, 2008, 17 (06) :2145-2149
[6]   水中重金属危害现状及处理方法 [J].
葛俊森 ;
梁渠 .
广州化工, 2007, (05) :69-70+80
[7]   深圳市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J].
黄奕龙 ;
王仰麟 ;
岳隽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9) :711-715
[8]   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 [J].
钟定胜 ;
张宏伟 .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05) :101-103
[9]   底泥对河流的二次污染浅析 [J].
贺宝根 ;
周乃晟 ;
袁宣民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03) :41-43
[10]   污染河流底泥释放有机物的模拟研究 [J].
方宇翘 ;
裘祖楠 ;
马梅芳 ;
姚振淮 ;
漆德瑶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89, (02) :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