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初探

被引:30
作者
马轩龙
李文娟
陈全功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GIS; 综合顺序分类法; 空间插值; 天然草地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基于改进的空间要素插值方法,使用DEM海拔高程数据作为修正,在要插值的空间数据与协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插值结果的精度。对于年积温数据,其与DEM海拔高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9,相关性较高,故使用DEM的协克里格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插值精度,4种插值方法的ME值排序为IDW<Spline<OK<CK。相比较OK法,CK法的插值精度提高了35%以上,故使用CK法对年积温空间数据库进行插值;对于年降水数据,其与DEM海拔高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72,相关性较低,故使用DEM的协克里格插值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插值精度,4种插值方法的ME值排序为IDW<Spline<CK<OK。OK法的插值精度最高,故使用OK法对年降水数据进行插值。在插值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计算出了甘肃省的湿润度K值空间数据库,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水热标准,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制作了甘肃省草地类型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草地分为18个类,横跨了从寒冷到暖热5个热量级,极干到潮湿6个湿润度级。自陇东南向西北形成了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半荒漠-荒漠等植被类型。山地系列自上而下,形成高山-亚高山-草甸-山地森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植被类型,基本上反映了甘肃天然草地发生规律和分布规律,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EOS-MODIS数据在草地资源监测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严建武
    李春娥
    袁雷
    陈全功
    [J]. 草业科学, 2008, (04) : 1 - 9
  • [2] 网络版《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数据库的更新
    李春娥
    马轩龙
    严建武
    陈全功
    [J]. 草业学报, 2008, (01) : 100 - 106
  • [3] 中国草原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陈全功
    [J]. 草业科学, 2008, (02) : 29 - 38
  • [4] 基于RS的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
    韩兰英
    王宝鉴
    张正偲
    万信
    杨永顺
    [J]. 草业科学, 2008, (02) : 11 - 15
  • [5] 牧草病害诊断系统的知识表示——《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病害诊断
    袁雷
    李春娥
    储少林
    陈全功
    [J]. 草业科学, 2008, (01) : 95 - 99
  • [6] 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崔霞
    冯琦胜
    梁天刚
    [J]. 草业科学, 2007, (10) : 36 - 42
  • [7] GIS支持下的天然牧草产草量区域预报模型研究
    赵慧颖
    王广生
    魏学占
    [J]. 草业学报, 2007, (04) : 100 - 106
  • [8] 基于近20年遥感数据的藏北草地分类及其动态变化
    毛飞
    侯英雨
    唐世浩
    张佳华
    卢志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8) : 1745 - 1750
  • [9] 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李军龙
    张剑
    张丛
    陈全功
    [J]. 草业科学, 2006, (08) : 6 - 11
  • [10] 中国典型草原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李镇清
    刘振国
    陈佐忠
    杨宗贵
    [J]. 草业学报, 2003, (01) :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