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沉积硫化物矿层形成的构造地球化学机制
被引:5
作者
:
赵伦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赵伦山
沈镛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沈镛立
刘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文华
战卫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战卫国
机构
:
来源
:
地球科学
|
1986年
/ 04期
关键词
:
同生硫化物矿床;
化学模型;
古构造控制;
物源;
补给机制;
“地球化学阱”;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还原性海底水域中,厌氧细菌引起的还原作用提供了沉淀剂S2-。这种作用控制着同生硫化物相的形成。盆地中古构造运动形成的沉降—堆积弱补偿状态是硫化物矿物富集的一种有利条件。在此情况下,硫化物层不受非矿物质的稀释。某些层控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证明,陆缘构造拗陷带的潮下海湾和泻湖相构成一种使陆源成矿元素聚集成矿床的“地球化学阱”。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8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