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当代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 ,综合分析了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 ,发现琼东南盆地经历了早期裂陷和晚期坳陷两大发育历程 ,相应划分出TejasA和TejasB两个超层序组 ;与盆地非海相、海相过渡相、生长断层、缓坡和被动大陆边缘背景演化阶段相匹配 ,形成了 5个超层序 .以不整合及其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为三级层序边界 ,识别出 19个层序 ,含 5 7个体系域、5 4个以上准层序组、196个以上准层序 .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 ,沉积层序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低水位体系域包含的沉积体系不同 .在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关沉积层序模式 .根据可容纳空间分析 ,编制了本区海平面升降曲线 ,发现陵水中期、梅山早期和莺歌海早期三次大的海泛与全球变化完全合拍 .在纵向上 ,海进体系域至密集段生烃潜力最强 ,空间上以外陆架 -大陆坡最好 ,其次为滨沼或海陆过渡相 .指出了陆架坡折附近的低水位楔和斜坡扇是值得注意的隐蔽圈闭勘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