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2
作者
牟汉生 [1 ]
姜在兴 [2 ]
邱隆伟 [3 ]
向树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沙三段下亚段;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东营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4.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浊积扇相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钻井取心、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区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自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B期,因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次生孔隙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114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异常高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王占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31-33+83
[2]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部地区沙四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宋明水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39-245
[3]   东营凹陷深陷期层序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 [J].
郭玉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3) :28-30+83
[4]   渤南油田中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低渗透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 [J].
李海燕 ;
彭仕宓 ;
黄述旺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1) :84-90
[5]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J].
袁静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3) :20-23
[6]   潍北油田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划分 [J].
李晓清 ;
郭勤涛 ;
丘东洲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4) :28-33
[7]   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 [J].
钱峥,李淳,李跃,吕成远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