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被引:57
作者
徐治国 [1 ]
何岩 [2 ]
闫百兴 [1 ]
宋长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植物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三江平原;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132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Levins公式,对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湿地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排序为漂筏苔草(0.907)>毛果苔草(0.864)>狭叶甜茅(0.855)>小叶章=睡菜=球尾花=二歧银莲花(0.500).毛果苔草、漂筏苔草、睡菜与球尾花之间,以及狭叶甜茅、小叶章与二歧银莲花的生态位重叠值均较高,说明几种植物在同一资源位上出现的频率相近,利用资源的能力相似,在对资源利用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睡菜与小叶章和二歧银莲花,以及球尾花与小叶章和二歧银莲花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0,表明几种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水分是导致湿地植物生态适应性差异的主导因子,植物对环境生态位适应的程度是水分和营养状况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湿地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能较好地表征各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幅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83 / 78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