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生成素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血小板植入的临床研究

被引:7
作者
苗瞄 [1 ,2 ]
吴德沛 [1 ,2 ]
曹祥山 [3 ]
董伟民 [3 ]
王彪 [3 ]
欧阳建 [4 ]
李振宇 [5 ]
李德鹏 [5 ]
杨明珍 [6 ]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2]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3]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5]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6]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 血小板恢复时间; 用药时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7 [血液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目的观察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促进血小板恢复治疗中的临床反应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120例allo-HSCT后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进入研究,按患者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不用TPO;试验组:用TPO,剂量为300 U·kg-1·d-1,根据不同的用药时机[分别为移植后1天(+1)、+4、+7 d开始],分为B、C、D 3组。最终可评估的患者共89例,其中A组22例,B组23例,C组20例,D组24例。观察有效性评价指标(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结果试验组B、C、D 3组的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3.17±2.89)、(12.15±2.08)和(12.33±1.76)d;对照组为(14.82±5.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试验组3组间在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最低值及输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TPO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可以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于+7 d开始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62 / 36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及定向分化效应 [J].
宁丰 ;
王良绪 .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1, (04) :250-250
[2]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THROMBOPOIETIN-DEPENDENT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DEVELOPMENT BETWEEN CORD BLOOD AND BONE MARROW1[J] . Hadija Hemed Mwamtemi,Tsukasa Higuchi,Nobukuni Sawai,Eiko Hidaka,Kenichi Koike. Transplantation . 2000 (8)
[3]  
Risks, Costs, and Alternative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s[J] . Iain J. Webb,Kenneth C. Anderson. Leukemia & Lymphoma . 199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