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大白菜窖藏中一些腐烂细菌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裘维蕃
狄原渤
周毓瑶
司凤举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及微生物系
来源:
关键词:
致病力;
软腐;
芽抱杆菌;
定量接种;
细菌;
混合侵染;
白菜品种;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64.0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窖藏白菜腐烂是由许多细菌造成的。最重要的是 Erwinia aroideae 和 E.phytophthora 以及被认为是腐生菌的三种芽孢杆菌 Bacillus pumilus,B.poly-myxa 和 B.subtilis。试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后者能引致明显的腐烂。引起白菜腐烂的最低侵染数量,E.aroideae 为10—100个细菌,E.phy-tophthora 为100—1000个,而 B.pumilus 和 B.subtilis 则需6000个才能引起腐烂。定量接种测定致病力的结果表明,E.aroideae 最强,依次为 E.phyto-phthora;B.pumilus;B.polymyxa 和 B.subtilis。前三者可以侵染各种白菜品种,而后二者则不能侵染抗病品种。当软腐细菌与芽孢杆菌特别是多粘杆菌混合侵染时扩展速度显著增强。温度对发病的影响最为重要,E.aroideae 和 E.phytophthora 在低温0—1℃时即可侵染,而芽孢杆菌则不能。B.polympxa 自4—6℃时开始致病,而 B.pumilus 和 B.subtilis 在13℃以上对方能致病。高温时(30℃)有利于上述细菌的迅速扩展。湿度在高温时对发病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低温时(4—6℃)腐烂与湿度的递增呈正相关。腐烂细菌一般不能长期存留于窖土与窖壁上,而在窑材上的存留时间较长,出菜后的窖经25天后,即不能再分离出引致腐烂的细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