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效益监测方法探讨

被引:8
作者
康玲玲
吴卿
罗中伟
王云璋
陈发中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地表径流量; 土壤理化性质; 水质; 植被度; 小气候; 监测方法;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4.03.011
中图分类号
X83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变化的生态要素,确定了土壤理化性质、水质、植被度和小气候各要素的监测站网布设和监测内容,并提出了监测方法和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监测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改善了局地小气候。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为例
    魏义长
    康玲玲
    王云璋
    王延岭
    常玮
    王晓星
    贾西安
    黄治江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5) : 114 - 116
  • [2]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康玲玲
    王云璋
    刘雪
    常玮
    王晓星
    贾西安
    黄治江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1) : 46 - 48+55
  • [3]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